選擇語言
CN

后COP27時代:建設一個更具氣候韌性的亞洲

縱觀2022年,從巴基斯坦的災難性洪水到南亞地區罕見的旱災,氣候變化對環境和人類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些僅僅是我們遭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幾個實例。地球現在的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高1.15°C,如果當前政策保持不變,全球氣溫還將繼續升高。預計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將上升2.8°C,形勢日益嚴峻。

要限制氣候暖化,減緩措施固然重要,但更迫切的是通過“奔向韌性”,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

此白皮書由奧雅納攜手思匯政策研究所、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香港協會、韌性城市網絡及世界資源研究所合作出版,旨在介紹科研發現、制定適當的政策及策略,并助力相關能力建設。白皮書圍繞韌性主題,從不同角度展開相關討論,包括:

  • 重點關注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最新見解,提到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

  • 闡述2022年11月在埃及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的成果,并對亞洲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討論。

  • 總結COP27 前導活動、“奔向韌性”亞洲系列活動中部分專家的演講和討論。

  • 各界專家闡述對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并針對建造環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提出方案。

  • 列出更多有用的資源,包括額外信息、見解和策略。

雖然相關活動、討論和出版物的主題和背景各不相同,卻蘊含著一則明確信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都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城市之中。

通過聚集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分享經驗和方法,識別國家和非國家行為者的需求,并為其賦能,我們可以在當下和未來創造更多可持續、具韌性且宜居的城市。

后COP27時代:建設一個更具氣候韌性的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