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文化區坐落在維港海濱、西九龍區南端,是一片占地40公頃的文化藝術中心,片區旨在發展城市創意經濟,推動香港成為全球文化旅游勝地。
M+大樓是西九文化區的主體建筑之一。奧雅納與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及泰福畢建筑設計咨詢(TFP Farrells)合作,自2013年聯手贏得設計競賽以來,一直參與場館設計與建設。M+大樓不僅外觀造型獨特、內部格局精密,同時也是東亞最具可持續性的文化建筑之一。奧雅納應對眾多高難度挑戰,提供了全面的設計與咨詢服務,涵蓋土木、結構、巖土、機電、幕墻和消防工程,以及照明、聲學、景觀、安保和交通咨詢。
項目概要
6.5萬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
1.7萬平方米展覽空間
14萬片塔樓外墻陶瓦
奧雅納以“一體設計”理念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將M+大樓塑造成西九文化區的核心建筑,促進城市創意經濟,推動香港發展為全球文化旅游勝地。


大型地下展區“潛空間”
M+大樓位于港鐵機場快線及東涌線鐵路隧道的正上方,隧道距離地面僅1.5米。建筑設計方將場地限制轉化為優勢,在隧道旁開辟出寬敞的地下展區,也成為博物館的主題特征。地下空間設計模仿隧道形狀,可設置大型裝置,并隨場館發展在未來靈活調整。
為了便于施工,奧雅納根據香港交通和建筑管理部門的嚴格規定控制隧道位移,提出了使用五個巨型鋼桁架,以防止M+大樓結構載荷施加到隧道之上。


呈現海濱視覺盛宴
M+大樓外觀簡潔,呈現引人注目的倒T形,幕墻設計則頗為別致。垂直塔樓覆蓋逾140,000片陶瓦,玻璃窗戶點綴其間。波浪形的陶瓦設置成橫向的百葉結構,為室內空間遮擋陽光。每一行百葉結構凹槽內嵌入LED燈管,整座建筑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屏幕之一:長110米,高65.8米,可以在夜晚展示專題藝術作品,為香港的璀璨夜景增添色彩。
從維多利亞港望向M+大樓 (攝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圖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共享可持續空間
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策略作為地上建筑的設計重點,以改善博物館的微氣候,降低能源需求和運營成本——憑借被動和主動策略,我們將能源、材料、水和土地的使用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利用日光、風能和太陽能等環境能源。
奧雅納的景觀設計也為場館環境增色,營造出郁郁蔥蔥的綠色開放空間,其中大型平臺為公眾開放煥然一新的休閑場所,引入港灣景致和徐徐海風,還可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綠植。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周全考慮各方面因素,包括密集建設的城市景觀、穿插點綴的水景與地面、半島地形和濕潤的亞熱帶氣候等。
保護珍貴藏品
M+擁有7,000余件視覺藝術作品及46,000余件檔案藏品。奧雅納為展館度身定制了機電解決方案,包含精密的照明和聲學設計,有助于場館保持適宜展覽、收藏的環境條件。
我們憑借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在滿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同時,實現了大型中庭空間規劃、增加了訪客密度,并且不限制建筑物中的火災負荷。我們進行煙霧和疏散工程分析,設計創新的煙霧控制系統以契合博物館的獨特設計和功能需求,也制定了全面的消防安全管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