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亞熱帶高層建筑、高密度建成環境已成為香港的標志,遍布全城的摩天樓擁有大量室內空間,對空調的需求十分強勁。啟德機場遷出市中心后,原址建設為總面積320公頃的啟德發展區,為減少新開發區的空調總能耗,香港政府率先規劃了首例海水區域供冷系統(DCS)。從概念直到項目實施,奧雅納與香港機電工程署緊密合作20年,打造出香港最重要的可持續基礎設施之一,實現了香港政府的可持續發展愿景。
項目概要
284兆瓦 設計總供冷量
173萬平方米空調覆蓋建筑面積
35%每年減少耗電量及碳排放
開拓性的氣候韌性項目
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從啟德遷至赤鱲角。香港政府隨后規劃在舊機場及周邊舊區進行城市開發,總面積約323公頃。啟德發展區為新的中央商務區和逾11萬人口提供了大量可用土地,也致力于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為未來營造綠色環境。香港政府以此為契機,實施了首個區域供冷系統(DCS)。


為何空調系統是香港“清涼”愿景的關鍵
在香港,建筑物耗電量約占總耗電量的90%,而全球建筑物耗電平均水平為40%。建筑物能耗水平高企,占全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的60%,寫字樓、購物中心等建筑空調系統占比最高。在規劃啟德發展區這樣的大型城市開發項目時,區域供冷系統是最節能的選擇,比傳統氣冷式空調系統耗電量減少約35%,因此在香港碳減排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實現可持續發展愿景
奧雅納自1999年開始參與啟德DCS項目。在項目初期,我們的可持續發展顧問、機電和土木工程師研究了DCS可實現的效益,隨后參與用戶建筑中機房、海水泵房和DCS變電站內的機電設備安裝,包括鋪設地下區域供冷系統管道、海水入水管道,以及為前期管道提供接駁設施,從而可以為整個發展區供冷。項目最后階段,我們進一步提供了機電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監理等服務。
區域供冷系統啟用
DCS利用海水在中央機房生產冷卻水,并通過40公里的地下管網分配到區域內用戶建筑。啟德DCS總供冷量約為284兆瓦,服務于區內所有非住宅項目,總空調樓面面積達173萬平方米,等同于40座30層寫字樓的供冷量。項目完成后,啟德發展區將有約50座建筑連接至DCS。
該系統自2013年開始運作,整個項目可望在2022年竣工,預計每年節電約8,5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9,620萬港元電費,同時減少5.9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超越傳統空調的優勢
與傳統中央空調系統相比,DCS更具經濟優勢,中央機房的制冷總裝機容量小于各建筑機房的裝機容量之和,據估算總裝機容量可降低約15%至20%,同時減少了各單體建筑的材料使用和機房空間,整體降低用戶運營開支。
DCS利用海水進行散熱,可以進一步節能,并且無需冷卻塔,能夠節省出更多公共開放空間。通過引入附近海水產生冷卻水,啟德進港通道的水流循環及水質也將得到改善。DCS還減少了各單體建筑獨立空調系統的散熱,有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DCS在環境、舒適度、運營效率、節能、規劃靈活性和系統可靠性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不僅能高效應對碳減排和氣候變化,而且是至關重要的城市級解決方案。
“啟德DCS項目已成為香港推廣應用DCS的典范,香港政府已將DCS作為未來幾年內所有新發展區域的關鍵策略。 ”
Vincent Cheng Dir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