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CN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3;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3;

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 北京

旅客體驗、運營效率和可持續設計領域的全球新典范

令人嘆為觀止的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在旅客體驗、運營效率和可持續設計等方面堪稱全球典范。它不僅是通向中國的現代化大門,也成為北京市的新標志。

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和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令游客數量激增,航站樓的擴建顯得尤為必要。三號航站樓的興建和第三條跑道的建成將使機場的年旅客流量從3,500萬人次增加到8,000萬人次。

設計航站樓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使之盡可能地友好而便捷。其樓層轉換較少、目的地之間距離和換乘時間較短。

三號航站樓也是全球最具可持續性和易于維護的機場航站樓之一,其設計可應對北京的嚴寒酷暑。其如同展翅翱翔一般的空氣動力學屋頂采用了天窗結構,不僅能充分利用太陽的熱量和光照,還能令往來于樓宇內的人們沐浴在紅色和金色的絢麗帷幕之下。

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的模塊化結構令工程進度變得尤為迅速。該航站樓從設計伊始到2008年初投入使用僅僅歷時四年多的時間。

項目概要


9,000萬人 每年旅客流量

50登機口

我們樂于性能化設計,而不是重復常規的解決方案 ” Martin Manning Martin Manning Consultant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是世界上最具可持續性的機場航站樓之一

屋頂的采光天窗是其高能效設計的主要環節之一,這種設計還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獨具環保特征。采光天窗面朝東南,吸收陽光中的熱量,在冬日早晨提升室內溫度,從而盡量減少建筑物的能耗。這一設計同樣有助于減少建筑物在夏季的制冷需求。

航站樓的設計還采用了其它被動環保技術。通過分離系統,將用水分為飲用和沖廁等非飲用用途,使得水的消耗減至最低。我們還運用了綜合環境控制系統、增加遮蔭等措施來減少對制冷的需求,并綜合使用自然光和智能化人工照明,這些措施都盡可能減少了能耗,有效降低了大樓的碳排放。